貔虎

词语解释
貔虎[ pí hǔ ]
⒈ 喻勇敢强猛的军队。
英brave troop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豼虎”。
⒉ 貔和虎。亦泛指猛兽。
引三国 魏 阮籍 《搏赤猿帖》:“僕不想歘尔梦搏赤猿,其力甚於貔虎。”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翩翩执金吾,緹骑类貔虎。”
⒊ 比喻勇猛的将士。
引《后汉书·光武帝纪赞》:“寻邑 百万,貔虎为羣。”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驱貔虎,奋尺劒,入紫微,升帝道。”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阶下豼虎士,幕中鸳鷺行。”
明 孙贲 《送翰林典籍张敏行之官西上》诗:“九重下詔徵貔虎,推轂上将开都府。”
⒋ 比喻桀骜不驯的武夫。
引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自祖宗以来,以管军八人总领中外师旅,内以弹压貔虎,外以威服夷夏。”
国语辞典
貔虎[ pí hǔ ]
⒈ 貔与虎都是猛兽。比喻勇猛的将士。
引唐·杜甫〈观兵〉诗:「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分字解释
※ "貔虎"的意思解释、貔虎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貔虎”:
意思:貔虎,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通常被描述为龙头、马身、鳞甲,有翼,尾端有火焰,是一种勇猛、威武的象征。在民间信仰中,貔虎常被用作辟邪、招财的吉祥物。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并没有对“貔虎”这个词语进行单独解释,但根据其构成,可以推测“貔”和“虎”分别代表两种动物,合起来可能是指某种具有强大力量和勇猛特性的神兽。
出处:《山海经》中记载有貔虎的传说,但并没有详细描述其形象和特性。
同义词:没有直接的同义词,但可以理解为“凶猛的神兽”、“勇猛的象征”等。
反义词:温顺、柔弱等。
相关词语:神兽、吉祥物、辟邪、招财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网络上,有关貔虎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貔貅(与貔虎类似的神兽)能够帮助人们招财进宝的故事。此外,还有关于貔虎作为吉祥物,放在家中或办公室中可以驱邪避凶的说法。
造句:春节期间,张先生在门口摆放了一个貔虎雕像,希望它能给家里带来好运,辟邪招财。
相关词语
- lán lù hǔ拦路虎
- hǔ shì dān dān虎视眈眈
- bái hǔ白虎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遗患
- lǎo hǔ老虎
- zhòng hǔ tóng xīn众虎同心
- fāng hǔ方虎
- èr hǔ二虎
- wú shēng hǔ无声虎
- yǎng hǔ yí huàn养虎遗患
- chī mù hǔ wěn鸱目虎吻
- mǎ mǎ hǔ hǔ马马虎虎
- hǔ hǔ虎虎
- hǔ fú虎符
- lǎo hǔ qián老虎钳
- bái é hǔ白额虎
- chái hǔ sì nüè豺虎肆虐
- bá hǔ xū拔虎须
- pí lí貔狸
- chái láng hǔ bào豺狼虎豹
- hǔ bào zhī jū虎豹之驹
- xiāo hǔ虓虎
- hǔ chāng虎伥
- pí hǔ貔虎
- pí hǔ貔虎
- bái hǔ tāng白虎汤
- hǔ jù虎踞
- biàn zhuāng zi cì hǔ卞庄子刺虎
- xiā hǔ虾虎
- tóu zhù shì hǔ投杼市虎
- fēn hǔ jié分虎节
- hǔ gǔ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