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n

破胆


拼音pò dǎn
注音ㄆㄛˋ ㄉㄢˇ

繁体破膽

破胆

词语解释

破胆[ pò dǎn ]

⒈  形容被惊吓得很厉害。

frighten seriously;

引证解释

⒈  吓破了胆。形容惊怖之至。

《韩非子·存韩》:“闻於诸侯也, 赵氏 破胆, 荆 人狐疑,必有忠计。”
《汉书·贾谊传》:“梁 起於 新郪 以北著之 河,淮阳 包 陈 以南揵之 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
唐 柳宗元 《古东门行》:“凶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吐口。”
宋 李清照 《古诗》:“匈奴 畏 王商,吐蕃 尊 子仪。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
《明史·卿让传》:“昔 宗 岳 为将,敌国不敢呼名; 韩 范 镇边,西贼闻之破胆。”

国语辞典

破胆[ pò dǎn ]

⒈  比喻怕得很厉害。

《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传》:「如未蒙祐助,令小人受涂地之祸,坏终身之德,败乱君臣之节,污伤父子之恩,众贤破胆,可不慎哉!」

分字解释


※ "破胆"的意思解释、破胆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破胆”的意思:

“破胆”形容极度害怕或惊恐,以至于仿佛胆都被吓破了,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某人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破胆”这个词语,但根据“胆”字的本义,可以推测“破胆”可能是由“胆”字的含义引申而来。“胆”字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心所藏之汁”,引申为勇气、胆量。因此,“破胆”可以理解为勇气丧失或极度恐惧。

出处:

“破胆”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一个成语或习语,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行。

同义词:

惊恐、害怕、恐慌、胆战心惊、心惊肉跳

反义词:

镇定、从容、无畏、勇敢、沉着

相关词语:

胆小、胆怯、胆量、胆识、胆大心细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破胆”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它经常被用在描述某人经历极度惊吓或不可思议的情境时,比如观看恐怖电影、经历恐怖事件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看着那个突然从黑暗中跳出的巨大鬼魂,吓得破胆了,连声尖叫着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