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ǒu

掊击


拼音pǒu jī
注音ㄆㄡˇ ㄐ一

繁体掊擊

掊击

词语解释

掊击[ pǒu jī ]

⒈  抨击;打击。

attack; lash out at;

引证解释

⒈  打击;抨击。

《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於世俗者也。”
《后汉书·百官志四》“都官从事” 刘昭 注引《博物记》:“中兴以来,都官从事多出之 河 内,掊击贵戚。”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石林 既为《春秋》书,其别有四:其解释旨义曰‘传’,其订证事实曰‘考’,其掊击三传曰‘讞’,其编排凡例曰‘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庄周 《南华》……至掊击圣神,凌侮贤哲,亦生民以来未有之变也。”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各奋其颖新之笔,掊击时政,攻排旧制,否认偶像的道德。”

国语辞典

掊击[ pǒu jí ]

⒈  抨击,用语言、文字攻击或纠责他人。

《庄子·人间世》:「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分字解释


※ "掊击"的意思解释、掊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掊击”的意思:

“掊击”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掊”和“击”两个字组成。其中,“掊”有击打、打击的意思;“击”则有打击、攻击的意思。因此,“掊击”合起来表示用拳头或武器猛烈打击或攻击。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掊击”的解释为:以拳或武器猛烈打击。

出处:

“掊击”这个词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掊击秦师,秦师败绩。”

同义词:

攻击、打击、痛击、抨击、击打

反义词:

保护、扶持、爱护、关爱、维护

相关词语:

掊拳、掊斗、掊击之拳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掊击”的典故,可以提及《左传》中的故事。晋文公在遭遇困境时,曾用拳头猛烈击打秦师,最终使秦师败绩。这个故事表现了晋文公的英勇与坚定,也使“掊击”这个词语成为了形容英勇打击的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面对敌人的进攻,他毫不犹豫地掊击过去,捍卫了国家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