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

词语解释
谱牒[ pǔ dié ]
⒈ 亦作“谱谍”。
⒉ 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谱谍”。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
引《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三代 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於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谱谍独记世謚,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谱牒之作,盛於中古。 汉 有 赵岐 《三辅决録》, 晋 有 挚虞 《族姓记》。 江 左有两 王 《百家谱》, 中原 有《方司殿格》。盖氏族之事,尽在是矣。”
夏衍 《方志学与家谱学》:“谱牒是记载一家一族的历史。这种著作形式始于 汉 代,到 魏、晋、南北朝 时期非常流行, 隋 唐 以后更有所发展。”
国语辞典
谱牒[ pǔ dié ]
⒈ 记述氏族世系的书。
引《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分字解释
※ "谱牒"的意思解释、谱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张氏族谱》全书约40万字,主要内容包括姓氏源流、世系图谱、家规族约、谱牒管理等,全面记述了辰溪张氏家族的历史源流、繁衍生息和文化内涵。
2.根据医著、医案、谱牒等文献资料,勾勒新安郑氏喉科医学的总体轮廓,初步探析郑氏喉科学术经验。
AI解释
词语“谱牒”的意思:
“谱牒”是指记载家族世系、族谱、家谱等的文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谱是家族历史的重要记录,通常包括祖先的姓名、生卒年月、婚姻状况、子女信息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谱牒”的解释为:“谱,家谱也;牒,记也。谱牒,记家族世系之文书也。”
出处:
“谱牒”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后来在《后汉书》、《魏书》等史书中均有记载。
同义词:
族谱、家谱、世系、世谱、家乘、宗谱等。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家族、宗族无关的文献。
相关词语:
家谱编纂、世系、宗族、族规、家训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谱牒”的网络故事较少,但可以参考以下典故:
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苏东坡的文人,他在一次游玩中发现一座古墓,墓碑上刻有“某某家族之墓”。苏东坡好奇之下,查阅了该家族的谱牒,发现这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但他的家族却延续至今。这个故事反映了谱牒在记录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历史悠久,许多家族都有着自己的谱牒,记载着家族的辉煌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