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niú

千牛


拼音qiān niú
注音ㄑ一ㄢ ㄋ一ㄡˊ

千牛

词语解释

千牛[ qiān niú ]

⒈  禁卫官千牛备身、千牛卫的省称。掌执千牛刀,为君王护卫。

引证解释

⒈  禁卫官千牛备身、千牛卫的省称。掌执千牛刀,为君王护卫。参见“千牛刀”。参阅《通典·职官十》、《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北史·杨义臣传》:“时 义臣 尚幼,养於宫中,未弱冠,奉詔宿卫如千牛者数年,赏赐甚厚。”
《新唐书·苏诜传》:“詵 子 震,以荫补千牛。”
清 钮琇 《觚賸·纫兰词》:“紫陌尘香,重停五马;红墻月冷,悄候千牛。”

国语辞典

千牛[ qiān niú ]

⒈  一种古时的刀名。参见「千牛刀」条。

⒉  职官名。后魏时称为「千牛备身」,唐时称为「左右千牛卫」。掌执千牛刀,为宫殿 君王的护卫,多由贵族子弟担任。

唐·杜佑《通典·卷二八·职官十·武官上·左右千牛卫》:「后汉有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因以名职。」

分字解释


※ "千牛"的意思解释、千牛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千牛”的意思:

“千牛”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千牛卫”,是古代中国宫廷中的禁卫军名称。千牛卫是唐代开始设立,负责保护皇帝和皇宫安全的军队,由一千名士兵组成,因此得名“千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千牛”的解释为:“千牛,官名。唐置左右千牛卫,掌宿卫,以千人为上,五百人为中,三百人为下。”

出处:

“千牛”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具体在《新唐书·百官志》中有记载。

同义词:

千牛卫

千牛将军

宫卫

反义词:

相关词语:

宫卫

禁卫军

宫廷

皇帝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千牛”的典故不多,但可以联想到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提到的“千牛卫”,诗中有“千牛卫拥卫,万马齐喑”的句子,描述了皇帝出行时的盛大场面。

用这个词语造句: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曾设立千牛卫,以加强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千牛卫的士兵们忠诚勇敢,保卫着皇帝和国家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