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áo fù
注音ㄑ一ㄠˊ ㄈㄨˋ
词语“樵父”指的是砍柴的男子,常用来指代山野中的樵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樵”字有砍柴的意思,“父”指男性长辈或成年男子,合起来即指砍柴的男子。
出处:
《庄子·逍遥游》中有“樵夫荷锄而立”的描述,即指砍柴的男子。
同义词:
山民、樵人、柴夫等。
反义词:
没有特别对应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城市居民”等与自然生活相对立的概念。
相关词语:
山林、伐木、柴火、渔夫、牧童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樵夫问津”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述了一个樵夫在河边问津渡口,渡口主人告诉他河的宽度,樵夫由此感叹自己对于大道理的无知,从而领悟到“道”无处不在,不可限量。
用这个词语造句:
那位樵父在山林中辛勤劳作,每日带着满满的柴火回家,为家人带来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