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o

旗纛


拼音qí dào
注音ㄑ一ˊ ㄉㄠˋ

旗纛

词语解释

旗纛[ qí dào ]

⒈  饰以鸟羽的大旗。

引证解释

⒈  饰以鸟羽的大旗。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旗纛旄麾,飞扬晻蔼。”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工部祭旗纛,霜降取用。”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诗之三:“何来三峯矗,鼎立峙旗纛。”

分字解释


※ "旗纛"的意思解释、旗纛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旗纛”:

意思:指旗帜的总称,特指军旗,也比喻象征、标志。

康熙字典解释:旗纛,旗帜也。《说文》曰:“旌,旗也。”纛,军中也。

出处:《诗经·小雅·采采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嗟我怀人,寘彼旗纛。”

同义词:旗帜、旌旗、军旗、旗幡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

相关词语:旌旗、旗帜、军旗、旗幡、战旗、战鼓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旗纛常常作为战争的象征。例如,《三国演义》中描述了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以“吾辈皆如旗纛”比喻英雄之间的争斗。

网络故事或典故:在网络文学中,旗纛常被用来比喻某种象征或标志。例如,某部网络小说中,主角在成为武林盟主后,他的剑被尊称为“旗纛”,象征着武林中的至高无上。

造句: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旗纛飘扬,英勇的战士们紧随其后,誓死保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