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骨

词语解释
乞骸骨[ qǐ hái gǔ ]
⒈ 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简作“乞骸”
例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
英pretext for retire from work of ancient Chinese office;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引《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復治 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汉书·赵充国传》:“充国 乞骸骨,赐安车駟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
《明史·钱习礼传》:“復上章乞骸骨,乃得归。”
亦省作“乞骸”。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大司空 彭宣 见 莽 专权,乞骸。”
唐 权德舆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诗:“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司马》:“后司马乞骸归,塞上復警。”
国语辞典
乞骸骨[ qǐ hái gǔ ]
⒈ 旧称大臣辞职,言使骸骨得归葬乡土。
引《汉书·卷七一·疏广传》:「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
《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分字解释
※ "乞骸骨"的意思解释、乞骸骨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乞骸骨”的意思:
“乞骸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古代官员因年老或身体有病而请求辞官归隐。这里的“乞”是请求的意思,“骸骨”指人的身体。成语用来形容官员请求辞职,希望退隐山林,不再担任公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乞骸骨”的解释为:“请退归田里,不愿再为官。”
出处:
“乞骸骨”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学家,他在年老后,因身体多病,请求辞官归隐,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同义词:
辞官
辞去公职
请辞
辞去官职
反义词:
继任
继续任职
坚守岗位
不愿辞职
相关词语:
辞呈
辞别
辞谢
辞退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中,"乞骸骨"常被用来形容某人在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等平台上因各种原因请求退出或不再参与某项活动。例如,某人在某个热门话题讨论中因意见不合,可能会说:“我觉得这个话题讨论不下去了,我‘乞骸骨’了。”
用这个词语造句:
张老先生因身体多病,多次向领导“乞骸骨”,希望退休回家安享晚年。
相关词语
- gǔ jié骨节
- qǐ shí乞食
- yí gǔ遗骨
- yí hái遗骸
- qū gàn gǔ躯干骨
- gǔ jié yǎn骨节眼
- zhú jiē gǔ竹节骨
- gǔ gàn骨干
- hé gǔ合骨
- shān gǔ山骨
- zhàng gǔ障骨
- dì gǔ pí地骨皮
- rǎng jī jí gǔ攘肌及骨
- wāi là gǔ歪辣骨
- gǔ ròu xiāng lián骨肉相连
- zhēng zhēng tiě gǔ铮铮铁骨
- qǐ sì乞四
- lù gǔ露骨
- hún gǔ yā jì浑骨丫髻
- hè gǔ鹤骨
- lú gǔ颅骨
- shì gǔ市骨
- kū gǔ xiǔ jǐ枯骨朽脊
- gǔ lì骨力
- ráo gǔ桡骨
- xǐ gǔ zàng洗骨葬
- chì gǔ lì赤骨立
- yī gǔ là一骨辣
- guàn gǔ sāi鹳骨腮
- huì gǔ慧骨
- cí gǔ词骨
- gǔ tǐ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