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g

青词


拼音qīng cí
注音ㄑ一ㄥ ㄘˊ

繁体青詞

青词

词语解释

青词[ qīng cí ]

⒈  亦作“青辞”。

⒉  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称。又称绿素。

⒊  为一种文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青辞”。

⒉  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称。又称绿素。

唐 李肇 《翰林志》:“凡 太清宫 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青词奏御,俾金慧以韜光;丹表通真,致珠囊之叶度。”

⒊  为一种文体。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四:“青词主意,不过谢罪、禳灾,保佑平安而已。”
《明史·顾鼎臣传》:“词臣以青词结主知,由 鼎臣 倡也。”
清 元璟 《题屈翁山诗集》诗:“欲与 重华 语,青辞何处陈。”

国语辞典

青词[ qīng cí ]

⒈  道士祭祀天地神明的祝词,用朱笔写在青籐纸上。后成为一种文体。

《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宋江要求上天报应,特教公孙胜专拜青词,奏闻天帝。」
《喻世明言·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精勤斋醮,供奉青词。」

分字解释


※ "青词"的意思解释、青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青词”的意思:

“青词”原指道教徒向上天祈求时写的词,后来也泛指华丽的词藻或颂扬的文字。在现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文辞优美,辞藻华丽。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青词,道家书词也。以青藤纸写之,故曰青词。”

出处:

青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道教文化,特别是在道教祈求神灵保佑时使用的祈祷词。在道教经典《道藏》中,就有许多关于青词的记载。

同义词:

颂词、祈词、文词、华词

反义词:

朴实、简陋、无华

相关词语:

道教、神仙、符箓、黄冠、青莲、青鸟、青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化中,有关“青词”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可以从道教文化中找到一个相关的典故。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青莲的道士,他擅长写青词,他的词句优美,被誉为“青词圣手”。青莲道士曾用青词祈求神仙赐予他长生不老之术,但最终未能如愿,这个故事在道教文化中流传甚广。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青词常被用来描绘美好的景象或表达崇高的情感。以下是一个使用“青词”的句子:

“他挥毫泼墨,以青词颂扬祖国的繁荣昌盛,令人心生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