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丘逢甲丘逢甲的意思
qiūféngjiǎ

丘逢甲


拼音qiū féng jiǎ
注音ㄑ一ㄡ ㄈㄥˊ ㄐ一ㄚˇ

丘逢甲

词语解释

⒈  诗人。字仙根,号蛰庵、仲阏,别号南武山人、仓海君,台湾苗栗人。光绪年间进士。官工部主事。后回台湾讲学。甲午战争后反对清廷割让台湾,率兵抗击登台日军。失败后到广东,参加同盟会反清活动。民国成立后赴南京,为参议院议员。诗富于爱国激情。有《岭云海日楼诗钞》。

国语辞典

丘逢甲[ qiū féng jiǎ ]

⒈  人名。(西元1864~1912)​别字仙根,笔名仓海,广东镇平人。清己丑进士,曾主讲于台衡、罗山、崇文等书院。清廷割让台湾时,倡议独立,组台湾民主国抗日,失败后,返回广东。民国成立,任临时参议院议员,病逝于家乡。

英语Qiu Fengjia or Ch'iu Feng-chia (1864-1912)​, Taiwanese Hakkanese poet

分字解释


※ "丘逢甲"的意思解释、丘逢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全台军民“激于义愤,万众一心”,奋起抵抗,唐景崧、丘逢甲、刘永福等组织义军与侵台日军展开战斗,许南英等士绅也组织家丁乡勇阻击日军。

2.他们四人皆为丘逢甲义军的得力部将,在湖口之战、新竹保卫战、彰化八卦山之战、曾文溪之战中英勇作战,先后壮烈牺牲。


AI解释


词语“丘逢甲”:

意思:丘逢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著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这个名字通常用来指代这位历史人物。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没有直接收录“丘逢甲”这个名字,因为这是个人名,非常用字词。但从字面上理解,“丘”指山丘,“逢”有遇见、相逢之意,“甲”在古代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或第一,这里指丘逢甲其人,即指丘逢甲。

出处:丘逢甲,原名邱逢甲,字仙根,号蛰庐,广东潮州人,生于1834年,卒于1912年。他是清朝末年的重要人物,曾在太平天国时期加入起义军,后成为清朝政府的高级官员,晚年致力于爱国救亡运动。

同义词:无特别明显的同义词,但可指代丘逢甲本人。

反义词:无特别明显的反义词。

相关词语:爱国诗人、政治家、革命家、丘园、丘山、逢迎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丘逢甲以其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而闻名,网络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爱国行为的传说和故事,如他放弃高官厚禄投身革命等。

造句:丘逢甲在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以其卓越的才智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无数年轻人心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