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劝农使劝农使的意思
quànnóngshǐ

劝农使


拼音quàn nóng shǐ
注音ㄑㄨㄢˋ ㄋㄨㄥˊ ㄕˇ

繁体勸農使

劝农使

词语解释

劝农使[ quàn nóng shǐ ]

⒈  官名。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唐宋均置劝农使。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汉 承 秦 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 唐 宋 均置劝农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劝农》:“汉 承 秦,置大农丞十三人,人部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也。 唐 中 睿 之世,州郡牧守皆以劝农名其官。

《宋朝会要》曰:至道 二年七月,直史馆 陈靖 言天下多旷土流民,请置使招集,八月以 靖 为劝农使……至 景德 三年二月詔诸路转运、 开封 知府、诸知州少卿监以上并兼劝农使,其餘知州军通判并兼判农事,令自今除授依此。”
宋 范成大 《离堆行》:“我昔官称劝晨使,年年来激西江水。”

分字解释


※ "劝农使"的意思解释、劝农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劝农使”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

意思:劝农使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官职,负责督促和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解释“劝农使”,但根据官职的常见用法,可以推断“劝”字在此处有劝勉、指导之意,“农”指农业,“使”指官职,合起来即为劝导农业生产方面的官职。

出处:劝农使的官职出现于古代,具体出处可能需要查阅相关历史文献。

同义词:劝农官、农事使、农正使等。

反义词:没有明确反义词,但与之相对的是忽视农业生产、不重视农业的官职。

相关词语:农政、农事、劝学、劝业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由于“劝农使”是古代官职,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历史剧中或小说中可能会有提及。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劝农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此外,以下是一个包含“劝农使”的句子:

明代的劝农使在春耕时节,亲自到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以期望提高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