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

曲尘


拼音qū chén
注音ㄑㄨ ㄔㄣˊ

繁体麴塵

曲尘

词语解释

曲尘[ qū chén ]

⒈  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指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麯尘”。 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阎敬立》:“须臾吐昨夜所食,皆作朽烂气,如黄衣麴尘之色,斯乃櫬中送亡人之食也。”
清 钱谦益 《蜡梅》诗之一:“罗浮 曾见梦中身,髣髴新粧改麴尘。”

⒉  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参见“麴尘丝”。

唐 唐彦谦 《黄子陂荷花》诗:“十顷狂风撼麴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宋 张先 《蝶恋花》词:“柳舞麴尘千万线,青楼百尺临天半。”

⒊  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

前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垂杨低拂麴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
清 夏葛 《渡江云》词:“风信峭,麴尘新涨,千片已东流。”

⒋  指茶。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阳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白瓷甌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

国语辞典

曲尘[ qú chén ]

⒈  酒曲所生的细菌。

⒉  淡黄色。《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鞠衣、展衣、缘衣、素沙」句下汉·郑玄·注:「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

唐·牛峤〈杨柳枝诗〉五首之五:「褭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曲尘罗。」

分字解释


※ "曲尘"的意思解释、曲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曲尘”的意思:

“曲尘”是指酒杯底部的污渍,也比喻尘土。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酒杯中的酒液,也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细微之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曲尘”条目解释为:酒杯底之污也。又比喻尘土。

出处:

“曲尘”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中的“南有嘉鱼,烝然罩罩。乐只君子,福禄攸降。鱼跃于渊,于沼于沚。乐只君子,万寿无疆。曲尘之酒,酒以成礼。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这里的“曲尘之酒”即指酒杯底部的污渍。

同义词:

酒痕、酒渍、酒污、酒脚

反义词:

洁净、干净

相关词语:

酒杯、酒盏、酒液、酒痕、酒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曲尘”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酒文化相关的成语或故事,如“杯盘狼藉”、“酒足饭饱”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夜幕降临,酒桌上,杯盘狼藉,曲尘满杯,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