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ān

取勘


拼音qǔ kān
注音ㄑㄨˇ ㄎㄢ

取勘

词语解释

取勘[ qǔ kān ]

⒈  审理。

⒉  犹查核。

引证解释

⒈  审理。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二:“叶康直 为转运使,以粮草不办……明日早,札子至, 叶康直 枷项送 渭州 取勘。”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四年》:“帝以 张天説 所进书立意狂妄,詆訕先帝,送 开封府 取勘。”

⒉  犹查核。

《元典章·兵部三·给驿》:“﹝官员﹞到任之后,不幸病故,抛下家属……仰所在官司取勘,见数应付元去铺马车船,仍给行粮,递送还家。”

分字解释


※ "取勘"的意思解释、取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取勘”的意思:

“取勘”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意思是调查、审问,多用于司法、法务等领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取勘”的解释为:查问,审查。

出处:

“取勘”的具体出处不详,但在古代文献中多有出现,尤其在法典、诉讼文书中常见。

同义词:

调查、审查、勘查、审讯、考察

反义词:

隐瞒、隐瞒、规避、隐瞒、隐匿

相关词语:

勘查、查访、调查、审理、审讯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取勘”的故事或典故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古代的审案故事,比如《包拯断案》中包拯对案件进行详细勘查和审讯的故事。

造句:

在古代,官府对于重大案件都要进行详细的取勘,以确保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