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礼


拼音qǔ lǐ
注音ㄑㄨˇ ㄌ一ˇ

繁体曲禮

曲礼

词语解释

曲礼[ qǔ lǐ ]

⒈  《仪礼》的别名。《礼记》篇名。以其委曲说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事,故名《曲礼》。参阅《礼记·曲礼上》孔颖达疏。

引证解释

⒈  《仪礼》的别名。

《仪礼·士冠礼》“仪礼” 唐 贾公彦 疏:“且《仪礼》亦名《曲礼》,故《礼器》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郑 注云:‘曲犹事也。’事礼谓今礼也,其中事仪三千,言仪者见行事有威仪,言曲者见行事有屈曲,故有二名也。”

⒉  《礼记》篇名。以其委曲说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事,故名《曲礼》。参阅《礼记·曲礼上》 孔颖达 疏。

国语辞典

曲礼[ qū lǐ ]

⒈  礼记首篇篇名。分上下二篇。以其篇记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事,明其委曲,故称为「曲礼」。

分字解释


※ "曲礼"的意思解释、曲礼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曲礼”的意思:

“曲礼”是指委婉、恭敬的礼节或行为规范。它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一种有节制、谦和的礼仪。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曲礼”可能被解释为遵循一定的礼节,表现出谦逊、有礼的态度。

出处:

“曲礼”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特别是在《礼记》中有所体现。《礼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礼仪经典,其中详细记载了各种礼仪规范。

同义词:

谦礼

礼貌

礼仪

反义词:

无礼

粗俗

粗鲁

相关词语:

礼仪

礼仪规范

礼仪教育

礼仪文化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曲礼”这个词语虽然本身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礼仪的故事,如《论语》中孔子的言行,都体现了“曲礼”的精神。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商务宴请中,他始终保持着曲礼的态度,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