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ghuò

桑蠖


拼音sāng huò
注音ㄙㄤ ㄏㄨㄛˋ

桑蠖

词语解释

桑蠖[ sāng huò ]

⒈  尺蠖蛾的幼虫。其色如桑皮,惯栖桑树上,故名。

⒉  比喻渺小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尺蠖蛾的幼虫。其色如桑皮,惯栖桑树上,故名。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桑蠖见虚指,穴貍闻鬭狞。”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蜾蠃蒲卢,即捕桑蠖及小蜘蛛之类。”

⒉  比喻渺小的人。

高燮 《陈君巢南柳君亚子来简均劝余刊印拙集答之以诗》:“感君盛意怜桑蠖,愧我微吟似井蛙。”

分字解释


※ "桑蠖"的意思解释、桑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桑蠖”是一个较为冷僻的词汇,其意思如下:

意思:指蚕的幼虫,即蚕宝宝。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桑蠖”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桑”指桑树,“蠖”指虫类,可以推测其含义与蚕有关。

出处:

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可能是后人根据“桑”和“蠖”的字面意思组合而成。

同义词:

蚕、蚕宝宝、蚕儿

反义词:

相关词语:

桑叶、蚕茧、养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桑蠖”是一个较为冷僻的词汇,目前网络上并没有与其相关的广泛流传的故事或典故。

造句:

春天到了,农民们纷纷开始养桑蠖,期待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