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草庐

词语解释
三顾草庐[ sān gù cǎo lú ]
⒈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后诸葛亮上后主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三顾草芦”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 往访 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后 诸葛亮 上 后主 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 姜子牙,不必三顾茅庐请 诸葛 了。”
分字解释
※ "三顾草庐"的意思解释、三顾草庐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三顾草庐”的意思:
“三顾草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形容刘备三次亲自拜访诸葛亮于他的茅庐之中,最终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真心诚意地多次邀请或拜访某人,以表达对某人的尊重和重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三顾草庐”并没有直接的解释,因为这是一个成语,不是单个汉字或词语。康熙字典主要收录和解释汉字及其意义,而成语是短语或句子,通常需要通过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来理解其含义。
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先主遂上马,引数骑随孔明至其草庐之中。先主下马,再拜而进,曰:‘汉室倾颓,天下混乱,愚以为当今天下之能出将入相者,非子明莫属。愿子明即起,随我出山,共扶汉室,拯救生灵。’”这段故事是“三顾草庐”的出处。
同义词:
三请诸葛、三访茅庐、三顾茅庐
反义词:
不请自来、一顾而弃
相关词语:
诸葛亮、刘备、茅庐、三顾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顾草庐”的故事在网络上有很多改编和演绎,比如漫画、动画、游戏等,其中不乏幽默、讽刺或者夸张的元素,但核心都是围绕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和诸葛亮最终出山的情节。
造句:
为了请到这位著名科学家,公司领导不惜三顾草庐,终于说服了他加入我们的团队。
相关词语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gù kè顾客
- yáo cǎo qí huā瑶草奇花
- sān zhì三至
- cǎo mù草木
- cǎo běn草本
- mù cǎo牧草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zhēn cǎo珍草
- cǎo wā草洼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èr sān二三
- bù gù不顾
- màn cǎo蔓草
- cǎo chǎng草场
- cǎo shèng草圣
- cǎo dì草地
- dú cǎo毒草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yáo xiāng cǎo遥香草
- shè xiāng cǎo麝香草
- pí cǎo皮草
- xiān cǎo仙草
- pái cǎo xiāng排草香
- cǎo yě草野
- jī cǎo chí积草池
- bì cǎo碧草
- cǎo sǎ草靸
- sān shēn三身
- luò cǎo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