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箭定天山

词语解释
三箭定天山[ sān jiàn dìng tiān shān ]
⒈ 《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
引《新唐书·薛仁贵传》:“詔副 郑仁泰 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餘万,令驍骑数十来挑战, 仁贵 发三矢、輒杀三人,於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 天山,壮士长歌入 汉 关。’”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陈玉和韵》词:“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 天山。”
明 无名氏 《赠书记·对阵留情》:“效螳螂当车怒暂,管须臾折衝,三箭定 天山。”
国语辞典
三箭定天山[ sān jiàn dìng tiān shān ]
⒈ 唐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人前来挑战,仁贵发三箭射杀三人,威慑敌营,使之俯首请降。见《新唐书·卷一一一·薛仁贵传》。
分字解释
※ "三箭定天山"的意思解释、三箭定天山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三箭定天山”的意思:
这个成语形容用很少的力气或资源,就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或成就。它来源于古代传说,指用三支箭就平定了天山的叛乱。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三箭定天山”这个成语,但根据成语的意思,可以推测其含义与“以少胜多”、“一箭双雕”等成语相近。
出处: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可能源自古代的传说或历史故事,具体故事内容可能有所差异,但核心意义都是指用极少的手段解决了大问题。
同义词:
一箭双雕、以少胜多、少而精、以寡击众
反义词:
多而弱、以多胜少、力不从心、力不从心
相关词语:
箭无虚发、一击必中、以一敌百、以一当十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在网络上有多种版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唐代名将李靖的故事。相传李靖在一次战役中,只用了三支箭就平定了叛乱,因此得名“三箭定天山”。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
在网络上有许多以“三箭定天山”为灵感的段子或故事,比如“他只用三招就解决了所有问题,真是三箭定天山的水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的领导才能令人敬佩,就像古代那位三箭定天山的英雄一样,他总能以极少的资源赢得最大的胜利。
相关词语
- yuē dìng约定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yī tiān一天
- gǎi tiān改天
- sān zhì三至
- xié dìng协定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guó huì shān国会山
- tiān mǎ天马
- èr sān二三
- dìng diǎn定点
- tiān xià天下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节
- shè jiàn射箭
- zhōng shān中山
- tiān tǐ天体
- sān shēn三身
- shān lù山路
- shān xī山西
- tiān shǐ天使
- sān guó yǎn yì三国演义
- wú fǎ wú tiān无法无天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国
- bù dìng不定
- dōng tiān冬天
- xià tiān夏天
- píng dìng平定
- é dìng额定
- jù yuè sān bǎi距跃三百
- tǔ shān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