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散骑常侍散骑常侍的意思
sǎnchángshì

散骑常侍


拼音sǎn jì cháng shì
注音ㄙㄢˇ ㄐ一ˋ ㄔㄤˊ ㄕˋ

繁体散騎常侍

散骑常侍

词语解释

散骑常侍[ sàn qí cháng shì ]

⒈  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 汉 设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 三国 魏 时将其并为一官,称“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晋 以后,增加员额,称员外散骑常侍,或通直散骑常侍,往往预闻要政。 南北朝 时属集书省, 隋 代属门下省, 唐 代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在门下省者称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者称右散骑常侍。虽无实际职权,仍为尊贵之官,多用为将相大臣的兼职。 宋 代不常置, 金 元 以后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下》、《通典·职官三》、《续通典·职官三》。

国语辞典

散骑常侍[ sǎn jì cháng shì ]

⒈  职官名。秦置散骑,又置中常侍,至三国魏时,二者合而为一,称为「散骑常侍」。侍从皇帝左右,规谏过失。金元以后废置。

分字解释


※ "散骑常侍"的意思解释、散骑常侍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散骑常侍”的意思:

“散骑常侍”是中国古代官名,属于九卿之一,是东汉至明清时期的一种官职。其职责主要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这个职位没有固定的编制,皇帝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任命。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散骑常侍”的解释为:“散骑,言其无定所也;常侍,言其常在左右也。东汉置,掌顾问,无定员。”

出处:

“散骑常侍”的官职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由光武帝刘秀设立。

同义词:

常侍

骑常侍

散骑顾问

反义词:

无官职

草民

相关词语:

侍从

顾问

官职

帝王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散骑常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的是,这个官职在历史上曾经是皇帝身边的重要顾问,因此有时会被用来形容某人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他凭借卓越的才华和智慧,被皇帝任命为散骑常侍,成为了皇帝身边的重要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