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三论宗三论宗的意思
sānlùnzōng

三论宗


拼音sān lùn zōng
注音ㄙㄢ ㄌㄨㄣˋ ㄗㄨㄥ

繁体三論宗

三论宗

词语解释

三论宗[ sān lùn zōng ]

⒈  中国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佛教宗派。崇尚 印度 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后秦 鸠摩罗什 译出“三论”后,师徒相传。至 隋 代 吉藏 集为大成,蔚为大宗。该宗自称大乘菩萨藏,在教义上提倡真俗二谛和“八不”中道之说。后传入 朝鲜、日本。参阅《中国佛教·三论宗》。

国语辞典

三论宗[ sān lùn zōng ]

⒈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要以研习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提婆百论》而得名。源于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师徒讲习,至隋吉藏集大成,是中国佛教诸宗中最接近印度中观思想的一派,至唐代渐趋没落。

分字解释


※ "三论宗"的意思解释、三论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三论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名称,指的是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理论基础而形成的佛教思想体系。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解释“三论宗”,但根据其构成,可以推测“三论”指的是上述三部佛教论典,“宗”在这里指的是宗派或宗义。

出处

三论宗起源于东晋,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由印度僧人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等人传入中国。

同义词

三论学派

三论佛教

反义词

一论宗

无宗派

相关词语

佛教宗派

印度哲学

佛教经典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三论宗虽然不是网络故事或典故的常见题材,但在佛教文化中,它代表了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典范,体现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唐代,三论宗的学说在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寺庙都以弘扬三论宗为宗旨,培养了一大批佛学人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错误,请以权威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