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nóng

三农


拼音sān nóng
注音ㄙㄢ ㄋㄨㄥˊ

繁体三農

三农

词语解释

三农[ sān nóng ]

⒈  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

⒉  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引证解释

⒈  古谓居住在平地、山区、水泽三类地区的农民。后泛称农民。

《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三农,平地、山、泽也。”
唐 白居易 《贺雨》诗:“宥死降五刑,己责宽三农。”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张公祈雨文》:“兹土而五月不雨,三农之失其业者,号呼之声日彻於耳,某心窃忧焉。”

⒉  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汉 张衡 《东京赋》:“三农之隙,曜威中原。”
《北史·薛辩传》:“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国语辞典

三农[ sān nóng ]

⒈  平地农、山农、泽农。

《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谷。」
唐·白居易〈贺雨〉诗:「宥死降五刑,责己宽三农。」

⒉  春耕、夏耘、秋收称为「三农」。

《北史·卷三六·薛辩传》:「谨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⒊  大陆地区指农业行政管理单位、农业科技研究单位、农业院校的合称。

分字解释


※ "三农"的意思解释、三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本来已经脆弱不堪的农村生态环境,以及困窘中国多年的三农问题,也因为“黑蚁”的肆虐而变本加厉。

2.展示江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及新时期农民的新形象,学唱、传唱、大唱“三农”歌曲,江西省农业厅将在全省农业系统开展“农歌大家唱”歌咏活动。

3.其中,作为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的宅基地,自农地承包经营权允许流转以后,也越来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AI解释


词语“三农”:

意思: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简称。在中国,它通常用来概括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是政府关注和政策的重点领域。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汉字字典,但“三农”这个词语并非出自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中收录了大量汉字及其解释,但没有专门对“三农”进行解释。

出处:

“三农”作为一个特定词汇,没有确切的出处,它是在20世纪中后期逐渐流行起来的,用来概括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

同义词:

乡村问题

农村经济

农民生活

反义词:

城市问题

城市经济

城市生活

相关词语:

农业现代化

农村改革

农民增收

农村建设

农业科技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三农”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