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o

骚体


拼音sāo tǐ
注音ㄙㄠ ㄊ一ˇ

繁体騷體

骚体

词语解释

骚体[ sāo tǐ ]

⒈  模仿屈原《离骚》的文体。

Sao style;

引证解释

⒈  古典文学体裁的一种。起于 战国 时 楚国,以大诗人 屈原 所作《离骚》为代表,并因此而得名。这类作品,富于忬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延年 以曼声协律, 朱 马 以骚体製歌。”
郭沫若 《谈诗歌问题·新诗并未抛弃中国诗歌的传统》:“由四言而骚体,由五、七而长短句,乃至由词而曲,曲再要加入衬字衬句,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国语辞典

骚体[ sāo tǐ ]

⒈  屈原作〈离骚〉,抒写其忧郁,后人纷然效仿而作,因称此类辞赋为「骚体」。大抵文句铺张绵衍,好用兮字以衬音节,为辞赋之滥觞。

分字解释


※ "骚体"的意思解释、骚体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骚体”的意思:

“骚体”是指一种古代文学体裁,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它以抒情、写景、咏史、议论为主,语言华丽,修辞手法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骚体散文以《楚辞》为代表,如屈原的《离骚》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骚”字条下提到:“骚,忧也。体,文体也。骚体,谓诗骚之文体也。”

出处:

骚体的代表作是《楚辞》中的《离骚》,作者为屈原。此外,汉代贾谊的《过秦论》等作品也被认为是骚体的典范。

同义词:

文骚、骚赋、楚辞体

反义词:

散文、骈文

相关词语:

楚辞、赋、汉赋、古诗、唐诗、宋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骚体”的一个网络故事是,有人在网上发表了一篇以骚体风格写成的现代诗,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和模仿。这篇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抒情手法,展示了骚体文学的魅力。

造句:

近日,某文学网站举办了一场以骚体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参与,其中不乏佳作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