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拒


拼音sè jù
注音ㄙㄜˋ ㄐㄨˋ

色拒

词语解释

色拒[ sè jù ]

⒈  《孟子·告子下》:“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谓心里不接受并表现在词色上。后以“色拒”指公然拒绝。

引证解释

⒈  谓心里不接受并表现在词色上。后以“色拒”指公然拒绝。

《孟子·告子下》:“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於千里之外。”
明 李东阳 《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公墓志铭》:“有请謁者,孙不色拒,而终一无所挠。”

分字解释


※ "色拒"的意思解释、色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色拒”的意思:

“色拒”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在见到诱惑或不正当的事物时,能够保持清醒和自制,拒绝诱惑或不良行为。它强调的是一种道德修养和自律能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色拒”这个词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色”指诱惑,“拒”指拒绝,可以推测其含义与上述解释相符。

出处:

“色拒”并不是一个成语或典故,因此没有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是在现代汉语中,根据“色”和“拒”的含义组合而成的词语。

同义词:

抵御诱惑

克己

自制

严于律己

反义词:

诱惑

放纵

沉沦

贪婪

相关词语:

道德修养

自我约束

色诱

诱惑力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色拒”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典故,所以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诱惑面前,他始终保持色拒,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