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jiāng

上江


拼音shàng jiāng
注音ㄕㄤˋ ㄐ一ㄤ

上江

词语解释

上江[ shàng jiāng ]

⒈  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⒉  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⒊  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⒋  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引证解释

⒈  多指 长江 的上流地区。

《北史·崔仲方传》:“上江 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
《隋书·郇王庆传》:“上江 米船,皆被抄截,士卒飢馁,半菽不充。”
唐 刘长卿 《奉送卢员外之饶州》诗:“天书万里至,旌旆 上江 飞。”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朕方欲归,正为 上江 米船未至,今与汝归耳。”
胡三省 注:“夏口 以上为 上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你今番回去,等过了年,便到 上江 一带去查看。”

⒉  又因 长江 从 安徽 流入 江苏,故旧称 安徽 为 上江,江苏 为 下江。今 浙江省 的 金华、衢州 一带,居 浙江 上游,旧时也称 上江。

⒊  水名。

《史记·夏本纪》“三江 既入, 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三江 者,在 苏州 东南三十里,名 三江口 …… 江 东南上七十里至 白蜆湖,名曰 上江,亦曰 东江。”

⒋  水名。 广东省 称 鬰水 ( 西江 )为 上江,泷水 为 下江。参见“西江”。

国语辞典

上江[ shàng jiāng ]

⒈  长江上游。

《北史·卷三二·崔挺传》:「上江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
《隋书·卷四三·河间王弘传》:「上江米船,皆被抄截,士卒饥馁,半菽不充。」

⒉  安徽、江苏两省称上、下江。上江指安徽省,下江指江苏省。

分字解释


※ "上江"的意思解释、上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江无垢四肢并用,攀上江无涯的肩膀,而后一只小爪子抓着他的头发,半蹲在他的肩膀,其意不言自明。

2.我一面渴盼作品能使洛阳纸贵,一面又怕从俗而沾上江湖习气。

3.一帆秋色共云遥,眼力不知人远,上江桥。

4.江无垢四肢并用,攀上江无涯的肩膀,而后一只小爪子抓着他的头发,半蹲在他的肩膀,其意不言自明。


AI解释


词语“上江”的意思:

“上江”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河流的上游地区。它用来描述地理位置,尤其是在河流的流域中,相对于下游而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上江”一词,但根据其用法,可以推测“上江”可能被理解为“上游的江河”或“上游地区”。

出处:

“上江”一词的出处不明确,它可能源于古代对河流上游地区的称呼。

同义词:

上游、上游地区、上游地带

反义词:

下游、下游地区、下游地带

相关词语:

上游河段、上游地区、上游流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上江”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想象,古代的文人墨客可能会在诗词中提到“上江”,用以描绘江河上游的景色或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他从小生活在上江,对那里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

2. 为了考察上游水质,科研人员乘坐小船沿上江而下。

3. 上江地区的农民们正忙着收割稻谷,一片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