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okāng

少康


拼音shào kāng
注音ㄕㄠˋ ㄎㄤ

少康

词语解释

少康[ shào kāng ]

⒈  夏代中兴之主,帝相之子。寒浞使子浇杀相篡位。相后缗方娠,逃归有仍,生少康。少康长大,逃奔有虞,虞君妻以二女。夏旧臣靡收集夏朝旧部,灭浞而立少康。少康又灭浇。见《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楚辞·离骚》:“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有虞之二姚。”后用为王太子复仇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  夏 代中兴之主,帝 相 之子。 寒浞 使子 浇 杀 相 篡位。 相 后 缗 方娠,逃归 有仍,生 少康。少康 长大,逃奔 有虞,虞 君妻以二女。 夏 旧臣 靡 收集 夏 朝旧部,灭 浞 而立 少康。少康 又灭 浇。见《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

《楚辞·离骚》:“及 少康 之未家兮,留有 有虞 之二 姚。”
后用为王太子复仇的典故。 清 王锡 《长平庄歌》:“藐孤暗遣出宫门,深望 少康 能雪耻。”

国语辞典

少康[ shào kāng ]

⒈  人名。夏代的中兴君主。帝相的儿子,寒浞弑相篡位,相的皇后缗已娠,逃归有仍,生少康。及长,灭寒浞,光复夏统,号称中兴,在位二十二年崩。

分字解释


※ "少康"的意思解释、少康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赵少康说,要告谢志伟及许志雄泄密、加重诽谤、违反计算机处理个人数据保护法等罪。


AI解释


词语“少康”:

意思:少康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帝王,即夏朝的第六位君主,名姒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之一。在《史记》等史书中,他被赞誉为“贤明之君”。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少康”条目解释为:夏后氏之君,名姒康,继太康立,为夏朝第六位君主。以贤明著称。

出处:

《史记·夏本纪》记载了少康的事迹。

同义词:

少康没有直接的同义词,但可以用“贤君”、“圣君”等词语来表示类似的意思。

反义词:

暴君、昏君等。

相关词语:

夏朝、太康、后羿、羿、有穷、夏桀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少康的故事在网络上并不常见,但在历史爱好者中,他被视为夏朝由衰转盛的关键人物。

造句:

在古代,少康以其贤明治国,使得夏朝得以延续,成为后世传颂的贤君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