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otàn

哨探


拼音shào tàn
注音ㄕㄠˋ ㄊㄢˋ

哨探

词语解释

哨探[ shào tàn ]

⒈  探听侦察敌方的情报、动向等。

经过数天哨探,我方得知敌人已准备弃城而逃。

inquire about;

⒉  旧指从事侦察工作的军人。

scout;

引证解释

⒈  即探子,侦察兵。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上:“嘉靖 甲寅, 倭 乱, 张 应募, 方太守 双江公 令为哨探,数泅水入贼巢,得真耗,且时斩 倭 首以献。”
《清史稿·兵志二》:“西安 总兵 潘之善 於 沙州 西南诸隘设哨探、置臺站防夷。”

⒉  侦察;探看。

《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当夜, 马超 却先使 成宜 引三十骑往前哨探。”
《水浒传》第九二回:“只见 花荣 等五将,领游骑从西哨探过东来。”
茅盾 《过封锁线》:“他已经派人在山头瞭望,在公路旁哨探。”

⒊  指探听、打听。

《红楼梦》第二四回:“今日还没下来,二爷説什么,我替你哨探哨探去。”

国语辞典

哨探[ shào tàn ]

⒈  军队所派遣侦探敌情的人。

⒉  探听、打听。

《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当夜马超却先使成宜引三十骑往前哨探。成宜见无人马,迳入中军。」
《红楼梦·第一二回》:「二爷说什么,替你哨探哨探去。」

分字解释


※ "哨探"的意思解释、哨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哨探”的意思:

“哨探”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担任侦察任务的哨兵或侦察兵。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在战争、军事行动中,负责探查敌情、地形、情况等的人员。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哨”字条下解释为“守卫,巡逻”,而“探”字条下解释为“察看,探求”。因此,“哨探”可以理解为既守卫又探查的职能。

出处:

“哨探”这一词语的具体出处无法明确,但在古代军事文献、兵书以及后来的历史记载中,经常出现类似用法。

同义词:

巡查、侦察、侦查、侦探、打探、刺探

反义词:

隐瞒、保密、遮掩、遮蔽

相关词语:

哨兵、侦察兵、侦察员、情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哨探”这一词语在网络文学中并不常见作为故事主题,但可以联想到古代将领派遣哨探获取情报的故事。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五丈原之战中,魏军多次派遣哨探试图获取蜀军情报,但均被赵云所阻。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边境地区,哨探们日夜巡逻,严密监视着敌方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