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歃血为盟歃血为盟的意思
shàxuèwéiméng

歃血为盟


拼音shà xuè wéi méng
注音ㄕㄚˋ ㄒㄩㄝˋ ㄨㄟˊ ㄇㄥˊ

成语解释 歃血为盟

繁体歃血爲盟


歃血为盟

词语解释

⒈  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

国语辞典

歃血为盟[ shà xuè wéi méng ]

⒈  古代盟誓时,用牲血涂在嘴边,表示诚信不渝。唐·苏安恒〈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也作「歃血而盟」。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幽州刺史乌桓触,聚幽州众官,歃血为盟,共议背袁向曹之事。」

沥血以誓

分字解释


※ "歃血为盟"的意思解释、歃血为盟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以为我们曾经歃血为盟,但是大军压境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心里居然在隐隐盼着他投降,原来我只是渴望着有人能和我一起被俘一起受辱甚至一起被活埋,却没想好要不要一起厮杀。

2.今叔宝兄如此仗义,何不就在此处摆设香案,大家歃血为盟,以后必须生死相救,患难相扶,不知众位意下若何?

3.影片汇聚了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三位华语影坛的超级男星,他们在片中扮演的三兄弟结为金兰之好,歃血为盟,片名《投名状》正是从此而来。

4.长征时,刘伯承用"歃血为盟"的办法,和少数民族约定各不相犯,使红军胜利的前进。


AI解释


词语“歃血为盟”的意思:

“歃血为盟”是指古代人们在盟誓时,割破手指,用血涂在嘴边或滴在盟约上,以示诚信和坚定的誓言。这个词语形容盟誓时的郑重和严肃。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歃血”的解释为“啜血,饮血”,即以血为盟的意思。而“为盟”则是指立下盟约。

出处:

“歃血为盟”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三年》,“歃血为盟,信誓旦旦”即为该成语的出处。

同义词:

血誓、饮血盟、血盟

反义词:

背信弃义、食言而肥

相关词语:

誓盟、信誓旦旦、海誓山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歃血为盟”常被用来形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古代国家之间的结盟,或者个人间的深厚情谊。例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时,歃血为盟,发誓共同创业。

造句: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当地民众歃血为盟,共同抵御侵略者,誓死保卫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