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生徒


拼音shēng tú
注音ㄕㄥ ㄊㄨˊ

生徒

词语解释

生徒[ shēng tú ]

⒈  学生;门徒。

⒉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

引证解释

⒈  学生;门徒。

《后汉书·马融传》:“﹝ 融 ﹞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宋 欧阳修 《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然臣等窃见国家自置太学十数年间,生徒日盛,常至三四百人。”
金 元好问 《<十七史蒙求>序》:“教授生徒,必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
郭沫若 《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我自己对于经济的智识,原不过是一个初等小学的生徒,我的见解当然是不能作数。”

⒉  唐 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

《新唐书·选举志上》:“取士之科,多因 隋 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国语辞典

生徒[ shēng tú ]

⒈  学生。

《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融每当讲学,必设绛帐,前聚生徒,后陈声妓,侍女环列左右。」

分字解释


※ "生徒"的意思解释、生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生徒”的意思:

“生徒”指的是学生,特指在学校或学堂里学习的弟子。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生徒”并没有专门的解释条目,但根据其构成,可以推测其含义。其中,“生”字有学生、生命等含义,“徒”字有弟子、徒弟等含义,合起来即指学生或弟子。

出处:

“生徒”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它是在古代教育体系中广泛使用的词汇。

同义词:

学生

弟子

学子

学生子

反义词:

教师或师傅

学者

知识分子

相关词语:

教室

学堂

书院

学位

学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生徒”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词汇,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有许多关于“生徒”的故事,如《西游记》中唐僧的弟子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生徒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积极,经常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