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è

社日


拼音shè rì
注音ㄕㄜˋ ㄖˋ

社日

词语解释

社日[ shè rì ]

⒈  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间或有四时致祭者。 周 代本用甲日, 汉 至 唐 各代不同。参阅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二社日》、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社日用甲》。

唐 张籍 《吴楚歌》:“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宋 王安石 《歌元丰》:“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唐 宋 以前皆以社日停针线,而不知其所从起。余按《吕公忌》云‘社日男女輟业一日,否则令人不聪’,始知俗传社日饮酒治耳聋者为此,而停针线者亦以此也。”

国语辞典

社日[ shè rì ]

⒈  祭祀社神的日子。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戊日为秋社。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二月》:「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
唐·杜甫〈燕子来舟中作〉诗:「旧入故园常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分字解释


※ "社日"的意思解释、社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社日”的意思:

“社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指农历二月和八月的中旬,这两天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感谢土地神的保佑,祈求丰收和吉祥。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社”字条目下的解释中,没有直接提到“社日”,但“社”字的本义是土地神或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因此,“社日”可能是在“社”字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节日名称。

出处:

“社日”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祭祀习俗。《礼记》中有关于社日的记载,表明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

同义词:

土地节

土神节

反义词:

相关词语:

祭祀

土地神

丰收

吉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社日”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但在民间传说或地方志中,可能会有关于土地神的故事。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今年农历的二月二社日,村民们纷纷来到社庙,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