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视草台视草台的意思
shìcǎotái

视草台


拼音shì cǎo tái
注音ㄕˋ ㄘㄠˇ ㄊㄞˊ

繁体視草臺

视草台

词语解释

视草台[ shì cǎo tái ]

⒈  古代学士院起草或修正诏谕的地方。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学士院起草或修正诏谕的地方。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学士院玉堂……堂中设视草臺,每草制,则具衣冠据臺而坐,今不復如此,但存空臺而已。”
元 吴师道 《次韵张仲举助教上京即事》之四:“紬书共启缄金匱,持笔行登视草臺。”

分字解释


※ "视草台"的意思解释、视草台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视草台”的意思:

“视草台”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古代皇帝批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后比喻为处理公务的地方。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来指代起草文书或文件的地方。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视草台”这个成语。但根据其字面意思,“视”可以理解为“查看”、“处理”,“草”可以指“草稿”、“未完成的东西”,“台”通常指“台面”、“桌面”,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处理未完成文件的地方”。

出处:

“视草台”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可能来源于古代文献或口语,用以形容官员或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景。

同义词:

批阅处

文案处

处理政务的地方

反义词:

放置不管

懒散无为

相关词语:

批改

撰稿

文书处理

官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视草台”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成语,目前并没有广泛流传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皇帝每日都要到视草台批阅无数奏折,处理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