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

词语解释
⒈ 清代大将。字尊侯,福建晋江人。初为郑芝龙部将,顺治初年降清。1683年率军攻灭台湾郑氏政权。建议在台驻兵屯守,以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被采纳。封靖海侯。
国语辞典
施琅[ shī láng ]
⒈ 人名。字尊侯,号琢公,清晋江人,生卒年不详。初为明代郑芝龙部将,降清后,平台湾,灭郑氏,封靖海侯,卒谥襄壮。
英语Shi Lang (1621-1696), Chinese admiral who served und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法语Shi Lang
分字解释
※ "施琅"的意思解释、施琅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张伟眼看众人都有嫌憎施琅之意,施琅也垂头丧气,便执意将施琅拉回自宅,摆上酒席,自与施琅两人共饮。
AI解释
词语“施琅”:
意思:施琅(Shī Láng),字尊侯,号琢公,清朝初年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是施琅家族的杰出代表,因其在统一台湾、收复台湾方面的功绩而闻名。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未收录“施琅”一词,但根据其历史背景,可以推测其解释为“清朝初年著名将领,以收复台湾有功”。
出处:《清史稿》、《施氏宗谱》等。
同义词:施尊侯、施琢公、施将军等。
反义词: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从反面理解为叛将、败将等。
相关词语:施琅家族、施琅府、施琅庙、施琅碑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施琅收复台湾的故事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赞誉为民族英雄。其中,施琅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面对重重困难,始终坚定信念,最终成功收复台湾,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造句:施琅将军的英勇事迹,不仅为我国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也激励着无数后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相关词语
- shī zhǔ施主
- shī yòng施用
- shí shī实施
- zhǎn shī展施
- shī huì施惠
- chuáng shàng shī chuáng床上施床
- cuò shī措施
- xī shī西施
- xiān shī纤施
- shī lìng施令
- shī yǐ施以
- shī zhì施置
- lín shī鳞施
- bù shī不施
- wài shī外施
- yí shī遗施
- shū shēng láng láng书声琅琅
- shī jiǎn施检
- zèng shī赠施
- diǎn shī点施
- shī fěn施粉
- yōu shī优施
- yún xíng yǔ shī云行雨施
- zhòng shī重施
- zhāng shī张施
- shī sàn施散
- shī jìng施敬
- shī jiù施救
- shī jiào施教
- shī xiào施效
- jiè shī戒施
- yǔ shī雨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