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十三点十三点的意思
shísāndiǎn

十三点


拼音shí sān diǎn
注音ㄕˊ ㄙㄢ ㄉ一ㄢˇ

繁体十三點

十三点

词语解释

十三点[ shí sān diǎn ]

⒈  方言。指不明事理,傻里傻气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方言。指不明事理,傻里傻气的人。

夏衍 《<香罗帕>是一出好喜剧》:“她一出场就是‘彩旦’,是一个善良、风趣,而又有点象 上海 人所说的‘十三点’的性格--也许还可以说,也还有一点象 广东 人所说的‘巴闭’气质。”

国语辞典

十三点[ shí sān diǎn ]

⒈  形容人言行举止疯疯颠颠、不够端庄。

如:「你少十三点了!尽说些不正经的话!」

⒉  下午一点钟。

英语half-witted, nitwit

法语stupide (shanghaïen)​

分字解释


※ "十三点"的意思解释、十三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四月的一天晴朗冰冷,钟敲着十三点。

2.17区光明大道的堕者开始朝十三点方向汇聚,由我来阻击!


AI解释


词语“十三点”在中文里通常带有贬义色彩,指的是一个人不诚实、狡猾或者行为不正。它来源于“十三点”的谐音“不点”,即“不正”。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十三点”这个词语,因为它是一个口语化的表达,而非古典文献中的正式词汇。

出处:

“十三点”这个词语的具体出处无法追溯,它是一个俗语,流行于民间。

同义词:

十三点

不老实

耍滑头

狡猾

欺诈

反义词:

诚实

正直

老实

正派

相关词语:

耍心眼

欺人

欺诈

不诚实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十三点”作为一个俗语,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它常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行为不端正或者言不由衷的人。

造句:

这个人在公司里总是喜欢偷懒,同事们背后都叫他“十三点”,意思是说他在工作中不够踏实,总是耍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