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羊九牧

词语解释
十羊九牧[ shí yáng jiǔ mù ]
⒈ 九个人放牧十只羊。比喻官员太多,政令不一,使别人不知所从(见于《隋书·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又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英overstaffed; be ununiformly ordered;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民少官多。
引《隋书·杨尚希传》:“窃见当今郡县,倍多於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明史·刘炜传》:“其地已有尚书 薛希璉 、少卿 张固 镇抚,又有侍郎 邹干 、都御史 王竑 振济,而復益之以 翼,所谓十羊九牧。”
⒉ 比喻多头领导,命令不一,使人无所适从。
引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顷史官注记,多取禀监修, 杨令公 则云‘必须直词’, 宗尚书 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何在?”
清 钱谦益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故臣谓南北两部当受中部节制,而中部诸营,南北部大将亦得过而问焉。但不得人自为制,有十羊九牧之患。”
国语辞典
十羊九牧[ shí yáng jiǔ mù ]
⒈ 十只羊,有九个牧人。比喻民少官多。亦可喻政令不一,无所适从。唐·刘知几。
引《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明史·卷一六四·刘炜传》:「其地已有尚书薛希琏,少卿张固镇抚,又有侍郎邹干,都御史王竑振济,而复益之以翼,所谓十羊九牧。」
《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今史官注记,类禀监修,或须直辞,或当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史通·卷二〇·忤时》:「扬令公则云必须直词,宗尚书则云宜多隐恶,十羊九牧,其令难行。」
分字解释
※ "十羊九牧"的意思解释、十羊九牧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十羊九牧”的意思:
“十羊九牧”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官多民少,或者指官员众多,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它起源于古代的官场现象,当时官员冗杂,实际管理的人却很少,形容行政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牧”字条下有“牧羊”的解释,但并未直接提及“十羊九牧”这个成语。成语的具体解释可能需要结合成语词典或历史文献。
出处:
“十羊九牧”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明确,它可能源于古代文献或民间传说,后来逐渐演变成成语。
同义词:
官多民少
官冗民稀
反义词:
官民和谐
官民共治
相关词语:
官僚主义
官场
官职
官员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十羊九牧”这个成语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它在一些政治讽刺作品中被引用,用以批评某些政府机构或官员的冗余和管理不善。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尽管政府不断强调提高行政效率,但现实中“十羊九牧”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许多政策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相关词语
- mù cǎo牧草
- shí èr zǐ十二子
- shí èr十二
- shí èr shǔ十二属
- shí èr céng十二层
- shí fēn十分
- shí èr gōng十二宫
- shí èr mén十二门
- shí èr kè十二客
- shí èr mài十二脉
- jiǔ xiē九些
- jiǔ èr九二
- hé shí合十
- shí èr qú十二衢
- shí èr yī十二衣
- shí èr jiē十二街
- shí kē十科
- shí èr tǒng十二筒
- shí èr zhī十二支
- jīn chāi shí èr金钗十二
- shí èr shí十二食
- shí zú十足
- wèn shí dào bǎi问十道百
- yī chuán shí shí chuán bǎi一传十十传百
- shí yǒu十友
- qī shí èr七十二
- shí nián shū十年书
- shí nián十年
- shí èr hé十二和
- shí èr chóng十二虫
- lì mù力牧
- shí fāng jiè十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