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ì zhōng diāo
注音ㄕˋ ㄓㄨㄥ ㄉ一ㄠ
⒈ 唐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⒈ 唐 门下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官帽以貂尾为饰。因借指朝廷珍贵的赏赐。
引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
郁达夫 《岁暮感愤》诗:“穷塞寒浸 苏武 节,朝廷宴赐侍中貂。”
词语“侍中貂”的意思:
“侍中貂”是中国古代官服的一种装饰,特指侍中官所佩戴的貂皮帽子。侍中是古代官名,是皇帝的近臣,地位很高。貂皮在当时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材料,只有高级官员才能佩戴。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侍中貂”的解释是:“貂,皮也。侍中貂,古官服之饰也。以貂皮为冠,贵重之服。”
出处:
“侍中貂”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宫廷文化。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有记载:“侍中,秩中二千石,金印紫绶,貂蝉冠。”
同义词:
貂蝉冠
貂尾冠
反义词:
普通冠
普通官服
相关词语:
官服
官帽
貂皮
宫廷
官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侍中貂”的故事,可以联想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小说中,贾宝玉曾得到一顶“侍中貂”,这是他父亲贾政所赠,象征着贾家的权势和地位。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只有地位显赫的官员才能佩戴侍中貂,它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荣耀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