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zhǔ

施主


拼音shī zhǔ
注音ㄕ ㄓㄨˇ
词性名词

港台施子 施體

施主

词语解释

施主[ shī zhǔ ]

⒈  僧道等称施舍财物给佛寺或道观的人,也泛称一般的在家人。

alms giver;

引证解释

⒈  即檀越。佛道对布施者的敬称。参见“檀越”。

唐 杜荀鹤 《题江寺禅和》诗:“江寺禪僧似悟禪,坏衣芒履住茅轩。懒求施主修真像,翻説经文是妄言。”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撞著门徒施主,驀然箇,喜捨由他。”
《西游记》第五六回:“老者猛抬头……被 三藏 扯住道:‘老施主,千万慈悲,告借一宿。’”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星灯》:“观寺释道亦将施主檀越年命星庚记注,於是夕受香仪,代具纸疏云马,为坛而祭。”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此时余乃战兢而前,至门次,颤声联呼施主。”

国语辞典

施主[ shī zhǔ ]

⒈  供养财物、饮食给出家人或寺院的俗家信徒。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今朝无甚事,施主人家化些道粮走一遭去。」
《红楼梦·第一五回》:「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

英语benefactor (term used by a monk to address a layperson)​, donor (semiconductor)​

德语Wohltäter, Stifter, Geber, Spender

法语bienfaiteur, donateur

分字解释


※ "施主"的意思解释、施主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2.采用液相施主掺杂和高钙添加相结合的方法,制得性能优良,适合程控电话交换机防雷击、防过流用的耐强电限流器件的PTc材料。

3.福生无量天尊,施主有所不知,此物乃是响水河神木雕,为贫道师尊生前历经数年诵经开光而成,佩戴身上可祛病驱灾,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

4.南无阿咪陀佛,上天自有好生之德,念天气变化,今日特派我叮嘱一二:天凉了,施主们,早晚出门别忘了多披件袈裟呦!别忙着乐了,我说真的,白露节快乐!

5.经众僧商榷准备向八方施主求助,并有一个决议,凡捐赠两千元以上者,皆可在缘簿上留下姓名,待日后工程完峻,镌刻于殿墙以示褒奖。

6.施主,我看你人中微红,定然是满腔热血之青年。

7.阿弥陀佛,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施主确实罪孽深重,只是要想赎罪,可不能假借他人之手,施主还要亲力亲为……

8.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9.女施主,小僧觉得你身材婀娜,珠圆玉润,雪肤花貌,香娇玉嫩,笑比褒姒,能沉鱼落雁,能闭月羞花,能倾国倾城,那啥拯救小小僧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AI解释


词语“施主”的意思:

施主指的是提供资助、帮助或者捐助的人,常用于佛教中指布施者,也泛指资助他人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施主”条目的解释是:“施主,谓施舍者。出《唐书·武宗纪》:‘施主贫富贵贱,皆应平等待之。’”

出处:

“施主”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书·武宗纪》,原文中提到“施主贫富贵贱,皆应平等待之”,说明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这个词语。

同义词:

恩主、捐助者、资助人、布施者

反义词:

受施者、受助者

相关词语:

布施、慈善、捐助、资助、施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施主”这个词在网络上有许多故事和典故,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佛教故事中的“施主救贫”。这个故事讲述了佛陀在世时,有一位施主因贫穷而无法养家糊口,佛陀得知后便亲自去帮助这位施主,使他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国的慈善事业中,许多施主都默默无闻地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