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òuchí

受持


拼音shòu chí
注音ㄕㄡˋ ㄔˊ

受持

词语解释

受持[ shòu chí ]

⒈  佛教语。谓领受在心,持久不忘。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领受在心,持久不忘。

《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如彼外道,闻他邪説,心生惑著,谓为真实,永不可改,虽闻正教,不信受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吾尝梦梵僧告予曰:‘世且乱, 定光佛 再出世,子有难,能日诵千声,可以免矣。’吾是以受持。”
清 恽敬 《金刚经书后》二:“若復有人闻是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受持诵读,为人解説。”

分字解释


※ "受持"的意思解释、受持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受持”的意思:

“受持”是一个佛教用语,原意指接受并保持某种戒律、法物或观念。在佛教修行中,指弟子接受师傅传授的教义、戒律,并承诺遵行不渝。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受”字有接受、承受之意,“持”字有保持、执守之意。因此,“受持”结合在一起,即有接受并保持的意思。

出处:

“受持”这个词语的出处不明确,但它确实起源于佛教,广泛用于佛教文献和佛教修行实践中。

同义词:

保持、坚持、遵循、执行

反义词:

违背、违抗、废弃

相关词语:

受戒、持戒、修行、恪守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受持”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因为它是一个较为专业的佛教术语。不过,可以想象在佛教修行者的生活中,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实践来体现“受持”的精神,比如遵守戒律、坚持修行等。

造句:

他在剃度出家后,立志受持戒律,清净心地,致力于佛法的传播与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