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ū chéng
注音ㄕㄨ ㄔㄥˊ
繁体書呈
⒈ 书信,信函。
⒈ 书信,信函。
引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我如今要差一人,持着我的书呈直至 荆州 牧。”
《水浒传》第二回:“写了一封书呈,却使 高俅 送去。”
⒈ 书信函件。元·无名氏也作「书程」。
引《刘弘嫁婢·楔子》:「我若身死之后,您子母二人,将著这封书呈,直至洛阳,投奔刘弘伯父去。」
《水浒传·第四七回》:「小人赍了东人书呈,到他那里,第三重门下,却好遇见祝龙、祝虎、祝彪弟兄三个,坐在那里。」
1., 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词语“书呈”:
意思:书呈是旧时公文的一种,指呈递给上级的文书或信函,多用于请求批准、汇报情况等。
康熙字典解释:书,文书也;呈,上达也。书呈即文书上达。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书呈皇帝”的记载。
同义词:奏章、呈文、呈文状、呈请等。
反义词:覆奏、回文、回复等。
相关词语:呈递、呈送、呈报、呈文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古代,书呈是官员向皇帝上奏事情的重要方式,因此有许多关于官员通过书呈获得皇帝恩准或被降职的典故。
造句:张大人撰写了一封书呈,详述了自己在边疆的战功,希望能得到朝廷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