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判

词语解释
书判[ shū pàn ]
⒈ 指书法和文理。《新唐书·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引证解释
⒈ 指书法和文理。
引《新唐书·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唐 韩愈 《李君墓志铭》:“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李翰 虽以辞藻擢第,不以书判擅名。”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将如终南太平宫读书》:“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
分字解释
※ "书判"的意思解释、书判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书判”的意思:
“书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文书或判决书。在古代,官员处理案件时,会将判决结果写成文书,这种文书就称为“书判”。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书判”的解释为:“书判,文书也。判,断也。书,文书也。”
出处:
“书判”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司法文书,它是中国古代司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义词:
判词
判决书
文书
判决
反义词:
无书判
无判决
无文书
相关词语:
判决书
法令
审判
法官
司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一个关于书判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包拯的官员,他公正无私,审理案件时,总是认真书写书判,确保判决公正。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包青天”的代名词。
用这个词语造句:
法官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写下了书判,宣布了案件的最终判决。
相关词语
- pàn duàn判断
- gǎi pàn改判
- jiǎng gàn dào shū蒋干盗书
- pò tǐ shū破体书
- pàn jué判决
- hòu hàn shū后汉书
- hàn shū汉书
- wǔ sè shū五色书
- cái pàn裁判
- děng shēn shū等身书
- tán pàn谈判
- shū jì书记
- shǒu shū手书
- jiào kē shū教科书
- jiāo shū教书
- lóng cǎo shū龙草书
- shòu shū受书
- bā tǐ shū八体书
- pàn guān判官
- pàn dìng判定
- shū fáng书房
- shí nián shū十年书
- yán pàn研判
- shū kù书库
- píng pàn评判
- yí shū遗书
- tú shū图书
- jué mìng shū绝命书
- shū mù书目
- shū fǎ书法
- pàn lì判例
- zhǐ cǎo shū纸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