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志

词语解释
四方志(四方誌)[ sì fāng zhì ]
⒈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姜氏﹞谓公子(重耳)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后以“四方志”指经营天下或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四方志”指经营天下或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
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姜氏 ﹞谓公子( 重耳 )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天下方有事,而 刘表 坐保 江 汉 之閒,其无四方志可知矣。”
晋 欧阳建 《临终诗》:“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
明 何景明 《东河三月晦日》诗:“平生四方志,回首欲求安。”
分字解释
※ "四方志"的意思解释、四方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四方志”是一个复合词,由“四方”和“志”组成。
意思:
1. 指记载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物产等方面的书籍。
2. 指人的志向、抱负广泛,有志于走遍天下。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四方志”一词,但根据其组成部分,“四方”指天下、各地,“志”指记录、记载,可以推测其含义。
出处:
“四方志”作为词语,没有明确的出处,可能是后世根据其组成部分的含义而形成的。
同义词:
四海志
天下志
地方志
反义词:
一方志
局部志
相关词语:
地理志
历史志
风俗志
物产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四方志”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游历四方,撰写地方志的故事。
造句:
他从小就立下了四方志,希望有朝一日能走遍天下,亲身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
相关词语
- biāo zhì标志
- yuán fāng圆方
- běi fāng rén北方人
- yào fāng药方
- fāng zhèng方正
- fāng bù方步
- shàng fāng上方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fāng cè方筴
- qián fāng前方
- sì jiāo四郊
- fāng biàn方便
- fāng cè方策
- dí fāng敌方
- sì fāng guǎn四方馆
- sì fāng guǎn四方馆
- xià fāng下方
- zhōng fāng中方
- lì fāng立方
- hòu fāng后方
- fāng jí方籍
- fāng lüè方略
- shàng fāng jiàn尚方剑
- yí zhì遗志
- cháng fāng tǐ长方体
- fāng dū方都
- wài fāng外方
- wú fāng无方
- rì zhì日志
- sì bǎi zhōu四百州
- fāng shǐ方始
-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