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ōngqiū

松楸


拼音sōng qiū
注音ㄙㄨㄥ ㄑ一ㄡ

繁体鬆楸

松楸

词语解释

松楸(鬆楸)[ sōng qiū ]

⒈  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特指父母坟茔。

引证解释

⒈  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陈象设於园寝兮,映舆鍐於松楸。”
唐 刘禹锡 《酬乐天见寄》诗:“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簫鼓入松楸。”
《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祖先松楸,去郭数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兵燹难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剑无人葬。”

⒉  特指父母坟茔。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思颍诗》:“﹝ 欧阳修 ﹞逍遥於 潁,盖无几时,惜无一语及於松楸之思。”

分字解释


※ "松楸"的意思解释、松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松楸”指的是松树和楸树。这两种树木在中国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松”字的解释为:松树,常绿乔木,叶针形,有松脂,树干高大,木质坚硬。“楸”字的解释为:楸树,落叶乔木,叶掌状,花小,果实像小豆,木质坚硬。

出处:

松楸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出现,如《诗经》中的“松柏之茂,胡为乎已?”、“楸枥之木,其叶蓁蓁”。

同义词:

松柏、松林、楸树等。

反义词: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枯萎”、“衰败”等与生命力、坚韧品质相反的词语。

相关词语:

松柏、松脂、楸木、楸叶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松楸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树和楸树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松树象征着坚韧、长寿,楸树则象征着刚直、高洁。

造句:

在这个寂静的山谷里,松楸交错的树影映衬着夕阳的余晖,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