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òngshǐ

送使


拼音sòng shǐ
注音ㄙㄨㄥˋ ㄕˇ

送使

词语解释

送使[ sòng shǐ ]

⒈  唐代属州输送与节度、观察使府的赋税,谓之“送使”。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属州输送与节度、观察使府的赋税,谓之“送使”。

《新唐书·食货志二》:“﹝ 宪宗 ﹞分天下之赋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宰相 裴垍 又令诸道节度、观察调费取於所治州,不足,则取於属州;而属州送使之餘与其上供者,皆输度支。”
《资治通鉴·后晋天福元年》“凡财赋应留使之外尽将取之” 元 胡三省 注:“唐 制,诸州财赋为三:一、上供,输之京师,以供上用也;二、送使,输送於节度,观察使府;三、留州,留为州家用度。”

分字解释


※ "送使"的意思解释、送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送使”的意思:

“送使”是指派遣使者前往某地执行任务或传达信息的行为。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派遣使者去某个地方。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送使”的解释为:“遣使也。出《汉书·贾谊传》。”

出处:

“送使”这个词语的出处较多,常见的有《汉书·贾谊传》中的记载。

同义词:

使者、派遣、差使、派员等。

反义词:

迎使、召回、撤回等。

相关词语:

使臣、使命、使节、使者行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很多关于“送使”的故事和典故。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考验,他们每次遇到问题都会派遣使者前往天宫或其他地方寻求帮助。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派遣使者送使到各地巡视,以了解民情,发现官员的政绩。这个使者名叫魏征,他聪明机智,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因此在巡视过程中,为太宗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造句:

为了加强与邻国的友好关系,我国政府决定派遣外交部长作为特使,前往该国进行友好访问,这被称为“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