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àn

算赋


拼音suàn fù
注音ㄙㄨㄢˋ ㄈㄨˋ

繁体算賦

算赋

词语解释

算赋[ suàn fù ]

⒈  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 元帝 时 贡禹 有改“年二十乃算”之请,见《汉书·贡禹传》。

《汉书·高帝纪上》:“﹝四年﹞八月,初为算赋。”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

分字解释


※ "算赋"的意思解释、算赋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算赋”的意思:

“算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赋税制度,指的是对农民按照田地面积或者人口数量征收的税赋。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税收形式之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算赋”的解释为:“算,计也。赋,税也。算赋,谓按田地或人口计算而征收之税。”

出处:

“算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凡田里之赋,以算赋为之。”这里的“算赋”指的是按照田地面积征收的税赋。

同义词:

“算赋”的同义词有:“田赋”、“地税”、“人头税”等。

反义词:

“算赋”的反义词有:“免赋”、“免税”、“减赋”等。

相关词语:

与“算赋”相关的词语有:“田租”、“赋税”、“税制”、“征税”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算赋”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因不堪忍受重税而引发的。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朝时期,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朝廷加大了对农民的算赋征收力度,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