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隋文帝隋文帝的意思
suíwén

隋文帝


拼音suí wén dì
注音ㄙㄨㄟˊ ㄨㄣˊ ㄉ一ˋ

隋文帝

词语解释

⒈  即“杨坚”。隋朝建立者。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宣帝皇后的父亲。北周时袭父爵为隋国公。后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公元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9年灭陈,统一全国。在位期间,继行均田制,扩大垦田面积,重编户籍,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制。后被太子杨广(炀帝)杀死。

国语辞典

隋文帝[ suí wén dì ]

⒈  帝号。隋朝开国君主杨坚的帝号。参见「杨坚」条。

英语first Sui emperor (541-604)​ Yang Jian (541-604)​, reigned 581-604

德语Sui Wendi (Eig, Pers, 541 - 604)​

分字解释


※ "隋文帝"的意思解释、隋文帝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隋文帝”的意思: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称号,指的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他在公元581年建立了隋朝,结束了长达近三百年的南北朝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文帝”的解释主要是指古代帝王的美称,特指杨坚,因其文治武功,故得此谥号。

出处:

“隋文帝”的出处可以追溯到《资治通鉴》等正史记载,这些史书详细记录了杨坚的一生及其建立隋朝的历史。

同义词:

杨坚

开国皇帝

隋高祖

反义词:

无道之君

奸臣

败国之君

相关词语:

隋朝

开国

统一

文治武功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隋文帝的一个著名典故是“隋文帝开皇之治”,指的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

用这个词语造句:

隋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被誉为“开皇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