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兵折将

词语解释
损兵折将[ sǔn bīng zhé jiàng ]
⒈ 大量丧失士兵并损折了将领。形容作战惨遭失败。
例一败于定州,再败于真定,损兵折将,连自成自己也带了箭伤。——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英suffer heavy casualties in battle; lose the army and its general;
引证解释
⒈ 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谓作战失利。
引《水浒传》第八一回:“损兵折将,必然瞒着天子。”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沿海力战,损兵折将,宜坐内地不能策应之罪。”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他不是不想立功,而是想等到 曹变蛟 和 左光先 快把敌人杀败时他才出马、不用过多的损兵折将就拿到胜利果实。”
国语辞典
损兵折将[ sǔn bīng zhé jiàng ]
⒈ 作战失败,损失了兵将。也作「损将折兵」、「损军折将」。
引《三国演义·第八四回》:「蜀兵势大,难以破之,空自损兵折将耳。」
《孤本元明杂剧·活拏萧天佑·头折》:「但行兵便是损兵折将,不如讲和为上。」
分字解释
※ "损兵折将"的意思解释、损兵折将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熊文灿、杨嗣昌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指挥无效,连遭败绩,大明损兵折将,消耗甚惨。
2.连续一个多月,日军在南浔线的崇山峻岭间处处碰壁,损兵折将,让蒋介石在世界和国人面前挺起了脊梁。
3.今日桃蕊遭逢那鬲津水怪挑衅,因心存轻视,不但损兵折将,连失两员臂助,自己也险遭不测!幸得老道长及时相救,方才幸免于难。
AI解释
词语“损兵折将”的意思:
“损兵折将”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在战斗或战争中,军队损失了大量士兵和将领。这个词语强调了在战斗中的严重损失,通常用来描述战败的情况。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对于“损兵折将”的解释可能包含以下内容:
损:减少,损失。
兵:士兵。
折:折断,这里指失去。
将:将领。
整体上,康熙字典可能将“损兵折将”解释为在战斗中士兵和将领大量损失。
出处:
“损兵折将”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的历史记载。具体出处难以确定,因为类似的表述在古代的战争文学和史书中很常见。
同义词:
损兵失将
伤亡惨重
损失惨重
反义词:
大获全胜
胜利在望
勇猛善战
相关词语:
战败
失利
伤亡
损失
灭顶之灾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损兵折将”这个成语在网络上可能被引用在一些历史题材的网络小说、游戏或者历史类视频中,用来形容故事中的人物在战斗中遭遇的挫折和损失。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这次战役中,敌军的进攻异常猛烈,我方损兵折将,损失惨重,不得不暂时撤退以重新集结兵力。
相关词语
- gàn jiàng干将
- má jiàng麻将
- jiāng jìn将近
- jiāng jì jiù jì将计就计
- fēn shēn jiāng分身将
- mín bīng民兵
- bì jiāng必将
- jiāng jiù将就
- zhōng jiāng终将
- diē dǎ sǔn shāng跌打损伤
- shēng bīng声兵
- xīng bīng兴兵
- zhé duàn折断
- yòng bīng用兵
- mén jiāng门将
- jiāng lí将离
- jiāng lǐ将理
- dōu jiāng都将
- jiāng lì将吏
- sǔn zhī yòu sǔn损之又损
- sǔn huài损坏
- jiāng lǐ将礼
- guó jiāng bù guó国将不国
- láng jiāng郎将
- jiāng cái将纔
- bù zhé bù kòu不折不扣
- zhé hé折合
- jiāng zuò jiān将作监
- jiàng shì将士
- bù bīng步兵
- bīng shì兵士
- zhǔ jiàng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