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孙中山孙中山的意思
sūnzhōngshān

孙中山


拼音sūn zhōng shān
注音ㄙㄨㄣ ㄓㄨㄥ ㄕㄢ
词性名词

孙中山

词语解释

⒈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统,曾计划北伐。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著编为《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等。

分字解释


※ "孙中山"的意思解释、孙中山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孙中山,浩浩荡荡,是中国最早的民主革命家。

2.浦在廷赞成国民革命,追随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担任过效忠孙中山的滇军军需总局及烟酒公卖局局长。

3., 孙中山年轻时是一个指点江山、壮志凌云的有为青年。

4.罗香林的“紫金说”提出之后,一直与“东莞说”针锋相对,故而产生了关于孙中山祖居地的争论。

5.孙中山双手接过这只珍贵的金怀表,想着恩师为营救自己不辞辛劳地四处奔波的大恩大德,心情十分激动,他向康德黎夫妇深深地鞠躬致谢。

6.对于孙中山先生,吾辈生也晚,无缘瞻仰英容笑貌。

7.孙中山先生倡导革命,百折不挠,终于推翻了满清政府。

8.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主编的《强学报》《时务报》《新民丛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主办的《民报》,都谱写了中国期刊叱咤风云的史诗。

9.前去陈粹芬家吊唁祭奠的人,见陈粹芬哭得死去活来,无不为之陪泣落泪,更为陈粹芬对孙中山的深厚感情动容,一时在南洋槟榔屿传为佳话。

10.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广东客家人洪秀全在岭南揭竿而起,直捣南京,建立起太平天国,又极大地激励了孙中山,所以年幼的孙中山,决心要做洪秀全第二。


AI解释


词语“孙中山”:

意思: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他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孙中山”这个名字,因为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而孙中山生于1866年,远在康熙字典编纂之后。

出处:孙中山的名字来源于其本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他在革命活动中为了便于活动,化名为“中山”,后来人们便以“孙中山”称呼他。

同义词:孙文、中山先生、国父

反义词:无

相关词语: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三民主义、国民政府、南京临时政府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其事迹被广泛传颂。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故事和典故,如“中山舰事件”、“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爱情故事”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