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

苏洵


拼音sū xún
注音ㄙㄨ ㄒㄨㄣˊ

苏洵

词语解释

⒈  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作品多为政论文,有《六国论》等名篇。有《嘉集》。

分字解释


※ "苏洵"的意思解释、苏洵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苏洵”:

意思:苏洵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有“三苏”之称。他擅长散文,尤其以《六国论》一文闻名。

康熙字典解释:苏洵,人名,北宋文学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出处:苏洵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主要见于《宋史·苏轼传》和《苏轼文集》。

同义词:无特别明显的同义词,但可以称为“苏老泉”。

反义词:无特别明显的反义词。

相关词语:苏轼、苏辙、三苏、六国论、散文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苏洵因家中贫穷,无法聘请私塾老师,便自己研读经史子集,后来成为一代文豪。这个故事体现了苏洵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

造句:苏洵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六国论》一文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可见其文学造诣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