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ān

诉冤


拼音sù yuān
注音ㄙㄨˋ ㄩㄢ

繁体訴冤

诉冤

词语解释

诉冤[ sù yuān ]

⒈  向人诉说冤屈。

vent one's grievances;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诉寃”。

⒉  诉说冤屈。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让 诉寃於帝。詔 膺 入殿,御亲临轩,詰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
唐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去国空迴首,怀贤欲诉冤。”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祖宗亲小事》:“陈州 民 张矩,杀里中 王裕 家两人。知州 田锡 未尝虑问,又诣闕诉寃。”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裕靖节公殉难》:“陈若木 者,以字行, 宜兴 人,习刑名,痛 裕公 之为 步云 所卖也,乃代 裕公 夫人草诉寃之辞。”

⒊  见“诉冤”。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让 诉寃於帝。詔 膺 入殿,御亲临轩,詰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
唐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去国空迴首,怀贤欲诉冤。”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祖宗亲小事》:“陈州 民 张矩,杀里中 王裕 家两人。知州 田锡 未尝虑问,又诣闕诉寃。”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裕靖节公殉难》:“陈若木 者,以字行, 宜兴 人,习刑名,痛 裕公 之为 步云 所卖也,乃代 裕公 夫人草诉寃之辞。”

国语辞典

诉冤[ sù yuān ]

⒈  对人陈述自己所受的冤屈。

唐·刘长卿〈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去国空回首,怀贤欲诉冤。」
《红楼梦·第六〇回》:「夏婆子听了,又气又怕,便欲去找艾官问他,又要往探春前去诉冤。」

分字解释


※ "诉冤"的意思解释、诉冤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哪有的事?这可是天大的冤枉呀,娘娘你就开恩吧,我也不诉冤了,但求这事能揭过就行。

2.风少一脸的委屈无处诉冤枉无人同情的指着宠儿,对我无情的痛心责骂。

3.噩耗传来,黄县丞又气又怒,亲自跑到贺县令面前告状诉冤。


AI解释


词语“诉冤”的意思:

“诉冤”指的是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冤屈,请求得到公正的处理和解决。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诉冤”的解释可能涉及其本义和用法,但由于康熙字典是古代字典,具体的解释可能较为文言化,大意可能是指向上诉说自己所受的冤屈。

出处:

“诉冤”作为一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汉语中常用的一个成语或词汇,可能来源于古代法律制度中,民众向上级官员或司法部门提出自己的冤情。

同义词:

陈冤

呈冤

呼冤

呼屈

反义词:

审明

释冤

解冤

相关词语:

冤屈

公正

处理

官司

法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诉冤”通常与法律和司法程序相关,一个与之相关的网络故事可能是关于某个网友在网络上揭露社会不公,通过诉冤得到了公众关注,最终促使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遭受不公正待遇后,他决定向法院诉冤,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