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状

词语解释
诉状[ sù zhuàng ]
⒈ 起诉书的旧称。
英plaint of the court;
引证解释
⒈ 诉讼事件的书状。即状子。
引《宋书·竟陵王诞传》:“又获 吴郡 民 刘成、豫章 民 陈谈之、建康 民 陈文绍 等并如诉状,则姦情猜志,岁月增积。”
宋 刘安世 《论章惇强买朱迎等田产事》九:“臣等伏见监司郡守以下,不受 朱迎 诉状,并行责降令丞。”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讼师,就自己写了一纸诉状。”
国语辞典
诉状[ sù zhuàng ]
⒈ 诉讼者向法院表示其诉讼事件所用的书状。
分字解释
※ "诉状"的意思解释、诉状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起诉状,答辩状在法律程序中,分别由原告、被告或检举人和被检举人所做的连续的供述、辩解和反辩解。
2.第四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3.然而不久前在湖北省潜江市,一名烟贩以因销售烟草公司批发的假烟导致利益受损为由,一纸诉状把潜江市烟草公司推上被告席。
AI解释
词语“诉状”的意思:
诉状是指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的具体要求和请求的法律文书。通常由当事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书写,内容需详细描述案件事实、请求事项以及依据的法律条款。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诉”字的解释较为全面,但未直接对应“诉状”一词。其中“诉”字的解释包括:告、告诉、控告等含义,用于表示向人陈述事实,请求帮助或表达不满。
出处:
“诉状”一词的出处不明确,但它来源于汉语词汇的长期演变,结合了“诉”和“状”两个字的基本含义。
同义词:
呈诉
告状
陈诉状
反义词:
申诉
反诉
相关词语:
起诉
上诉
申诉状
证据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诉状”在网络上可能较少被提及,但它与法律、维权等话题相关,可能会在涉及法律案件的新闻报道或故事中提及。
造句:
张女士因邻里纠纷多次遭受骚扰,无奈之下,她撰写了诉状,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词语
- sù shuō诉说
- tóu sù投诉
- rèn mìng zhuàng任命状
- yǐn xìng xìng zhuàng隐性性状
- jué sè zhuàng脚色状
- xiǎn xìng xìng zhuàng显性性状
- jiǎng zhuàng奖状
- shēn zhuàng身状
- sù lǐ suǒ诉理所
- zhèng zhuàng症状
- gào sù告诉
- zhuàng tài状态
- xíng zhuàng形状
- zhuàng wù状物
- xíng zhuàng行状
- sù zhū诉诸
- zhuàng ér状儿
- sù qióng诉穷
- sù huǐ诉毁
- kàng fèn zhuàng tài亢奋状态
- zhuàng zhǐ状纸
- jīng huáng wàn zhuàng惊惶万状
- yuán zhuàng原状
- fēn sù分诉
- wén zhuàng文状
- sù sòng kè tǐ诉讼客体
- sù yuān诉冤
- zī zhuàng资状
- gōng zhuàng功状
- jū yǐn zhuàng拘引状
- zhǔ sù主诉
- gōng sù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