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太卜


拼音tài bǔ
注音ㄊㄞˋ ㄅㄨˇ

太卜

词语解释

太卜[ tài bǔ ]

⒈  官名。为殷六太之一。周时属春官,为卜官之长。秦汉有太卜令。北魏有太卜博士。北齐有太卜局丞。北周有太卜大夫。隋唐设太卜令。宋以太卜隶司天台,不置专官。参阅《通典·职官七》、《续通典·职官七》。

引证解释

⒈  官名。为 殷 六太之一。 周 时属春官,为卜官之长。 秦 汉 有太卜令。 北魏 有太卜博士。 北齐 有太卜局丞。 北周 有太卜大夫。 隋 唐 设太卜令。 宋 以太卜隶司天台,不置专官。参阅《通典·职官七》、《续通典·职官七》。

国语辞典

太卜[ tài bǔ ]

⒈  古代卜筮官之长。

《楚辞·屈原·卜居》:「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先生决之。』」
《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

分字解释


※ "太卜"的意思解释、太卜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太卜”的意思:

“太卜”是中国古代官名,负责掌管占卜、祭祀等事务,属于古代的占卜官,相当于现代的预言家或占卜师。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太卜”的解释为:“太卜,官名。掌卜筮之官。太,大也。卜,占卜也。言其职任重大,故以‘太’称之。”

出处:

“太卜”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是周代官制的一部分。

同义词:

太卜官

占卜官

太卜氏

反义词:

无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不信占卜、反对迷信的人。

相关词语:

占卜

祭祀

预言

吉凶

天命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太卜”作为一个官职名称,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占卜文化。例如,古代的一些占卜故事中可能会提到太卜这一角色,如《左传》中的占卜事件。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太卜官的职责是通过对天象、卦象的解读,为君主提供决策的参考。太卜的智慧常常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

例句:

在古代,太卜官的每一次占卜都牵动着朝廷的神经,他们的预言被当作天命所在,决策者们无不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