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太和殿太和殿的意思
tàidiàn

太和殿


拼音tài hé diàn
注音ㄊㄞˋ ㄏㄜˊ ㄉ一ㄢˋ

太和殿

词语解释

太和殿[ tài hé diàn ]

⒈  在北京故宫太和门内。为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中之最大者。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节日庆贺、朝会大典、元旦赐宴、命将出征、殿试进士等,均在此举行。明成祖永乐年间初建,名奉天殿。嘉靖时被雷火焚毁,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太和殿。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阔11间,深5间。正中设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面积2300多平方米。殿顶为重檐垂脊琉璃瓦,檐下是彩画的横额和斗栱。是全国今存最大的木构大殿。

引证解释

⒈  在 北京 故宫 太和门 内。为故宫三大殿( 太和、中和、保和 )中之最大者。 明 清 两代皇帝即位、节日庆贺、朝会大典、元旦赐宴、命将出征、殿试进士等,均在此举行。 明成祖 永乐 年间初建,名 奉天殿。嘉靖 时被雷火焚毁,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 皇极殿。清 顺治 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 太和殿。今殿为 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阔11间,深5间。正中设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为丹陛,环以白石栏。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面积2300多平方米。殿顶为重檐垂脊琉璃瓦,檐下是彩画的横额和斗栱。是全国今存最大的木构大殿。

国语辞典

太和殿[ tài hé diàn ]

⒈  故宫三大殿之一,在北平旧紫禁城太和门内,清帝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其他国家大庆典,均御此殿受贺。

英语the central pavil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rendered in English as /Hall of Supreme Harmony

分字解释


※ "太和殿"的意思解释、太和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石雕,可说是巧夺天工,技艺绝伦了。

2.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石雕,可说是巧夺天工,技艺绝伦了。

3.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4.正在惊慌之际,忽见一红脸汉子,卷袖向前,将柱子扶正,太和殿转危为安。

5.太和殿兀然矗立,殿下为三层楼高的八米三阶汉白玉石雕基座。

6.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AI解释


词语“太和殿”:

意思:太和殿,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的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它是故宫三大殿之一,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没有直接收录“太和殿”一词,但可从“太和”和“殿”这两个字分别查找解释。“太和”意为至高无上、和谐,“殿”指古代帝王居住或举行大典的殿堂。

出处:《故宫博物院》

同义词:乾清宫、坤宁宫、养心殿等(这些也是故宫内的重要殿堂)

反义词:无特殊反义词

相关词语:故宫、紫禁城、皇权、宫殿、建筑、文化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太和殿作为故宫的核心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许多网络故事和典故都与之相关。比如,关于太和殿的传说、关于故宫守护者的故事、以及一些古装剧中的宫廷情节等。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传说太和殿内的龙椅下面有一块“金砖”,是皇帝宝座所在,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太和殿举行大典的当天,宫中的气氛庄严肃穆,无数朝臣跪拜于地,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