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ilìng

台令


拼音tái lìng
注音ㄊㄞˊ ㄌ一ㄥˋ

繁体臺令

台令

词语解释

台令[ tái lìng ]

⒈  即陵台令。唐代掌陵寝之官。

⒉  御史台的规章。

引证解释

⒈  即陵台令。 唐 代掌陵寝之官。

《新唐书·礼乐志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昭、乾、定、桥 五陵署为臺,令为臺令。”

⒉  御史台的规章。

《宋史·职官志四》:“旧《臺令》,御史上下半年分诣三省、枢密院点检诸房文字,轮诣尚书六曹按察。”

分字解释


※ "台令"的意思解释、台令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做贼心虚!大陆“模拟”攻台令民进党人惊恐万分。


AI解释


词语“台令”的意思:

“台令”是指古代官府或军队中的一种命令,通常由台官发出,用于指示或命令下属执行某项任务。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台”字有多种含义,但“台令”并未作为独立条目出现。不过,“台”字可以指官署、官职,“令”字则是命令、指示的意思,因此可以推测“台令”可能是指官署的命令。

出处:

“台令”的具体出处无法确定,因为它是古代官府或军队中常见的一种命令形式,可能出现在各种官方文献、历史记载或文学作品之中。

同义词:

官令

台旨

命令

反义词:

放任

自作主张

相关词语:

台官

台署

奏章

令牌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台令”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官府命令,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关联。但是,它可能出现在一些描述古代官场或军事行动的文学作品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一旦台令下达,所有将领都必须迅速执行,不得有误。